雪窦寺素有“禅窟”之称,法门龙象辈出,托名山以显瑞,得高僧而传道。据清代寺志记载,自唐以来,高僧传记中可查的禅宗住持有48位之多,其嘉句与懿行,法名与事迹,足以垂范后昆。尤其是智觉延寿、明觉重显二位禅师,禅境高远,声播海外,故有“二觉道场”的说法。
智觉延寿禅师,法眼宗第三世,唐末五代十国的高僧。后周广顺二年(952)开始住持雪窦寺达十年之久。《宋高僧传》记载,在此期间,智觉禅师“除诲人外,瀑布前坐讽禅默,衣无缯广,布襦卒岁,食无重味,野蔬断中。”可以说雪窦寺是智觉禅师长养生息的地方,所以其在雪窦寺期间著有《宗镜录》百卷,诗偈赋咏千万言。《宗镜录》八十万字的佛学巨著,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。延寿禅师被天台德韶法师器重,亲为其传法眼宗法。延寿禅师住持雪窦期间,名声远播海外,四方的学侣臻集雪窦学法,因而也被称为“雪窦复兴之祖”。